作者:丹江口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张晓洁        发布日期: 2019-01-17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交流的主题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主要介绍一下丹江口市在守护一库好水北送的同时,突出生态优先,加快绿色发展的主要做法。我的交流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丹江口市基本情况介绍
丹江口,有“中国水都”之称,是国家旅游名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总面积3121平方公里,辖20个镇(办、处、区),总人口46万。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堪称亚洲最大的人工湖。水域面积达到1050平方公里,最大库容量达339.1亿立方米,相当于全国14亿人口,每人有近24吨水存放在这里。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截止2018年11月,已累计向北方供水189亿立方米,这个数字相当于搬走了945个西湖,惠及京津冀豫沿线5300万居民。丹江口水库成为名副其实的“京城水缸”。然而,在这个光鲜亮丽的数字背后,却隐藏着无数人的默默付出。
丹江口市不仅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坝区、库区、移民主要安置区。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于1958年9月1日开工,1973年底建成。2005年9月26日,南水北调中线二期即大坝加高工程正式开工,2013年完工。两期工程共淹没土地面积455平方公里,占整个库区1050平方公里的43%。两期移民共搬迁近26万人,占全市现有人口的57%。
对于丹江口市来说,如何保一库清水安全北上?如何规划产业布局?如何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这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
多年来,丹江口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保生态、保水质工作放在第一位,强有力打好“源头管控、全域生态、转型升级”组合拳,不仅实现了经济发展,而且始终保持丹江口水库、汉江干流丹江段水质在地表水Ⅱ类标准以上。
二、推进全域生态建设
“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对于丹江口来说,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必须完成的使命。丹江口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最大的决心和力度保生态、护水质。
一是实施全域绿化。坚持管住斧头、扛起锄头、绿化山头,突出抓好库区及河流水系、裸露山体及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的绿化工作。“十二五”以来,累计完成封山育林270万亩,退耕还林41.85万亩,人工造林65万亩,建设库周生态隔离带10.7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8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57%,绿地率达37.2%,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8.15%。沿库临水一公里范围内实行永久性生态保护。
二是治理面源污染。在最高水位线外1公里范围内严格控制农业种植,积极推行“两清两减”(清洁种植和清洁养殖、农药和化肥减量化)。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关停畜禽养殖场34家。实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完成各类厕所建改1541座,先后建成1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7座生活垃圾处理场,实现库区乡镇环境基础设施全覆盖。严把生态环评红线,连续多年实现对水体污染项目零审批,先后关停并转冶金、造纸、水泥、电石、电镀、磷化工等传统耗能污染企业170多家,淘汰134万吨钢铁产能,拒绝100多个招商项目。现有项目确保“天上不冒烟、污水全部进管网”。
三是开展“清水行动”。在全市55条小流域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修建坡改梯1204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38平方公里。流域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的30条重要河流全部落实河长制。全面完成12万余只网箱清理任务。关停迁移船舶修造厂8家,关闭客货运码头4座。全天24小时对丹江口库区水质进行实时监测。
三、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一是发展绿色工业。着力培育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及整车、农产品加工、水资源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6大产业,其中汽车零部件及整车、农产品加工两大产业年产值已过百亿。农夫山泉在我市设有三个工厂,产能超过300万吨,今年产值将超过25亿元,税收超过2亿元。丹传公司主要生产汽车传动轴,生产能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今年产值预计达6亿元,税收达2500万元。丹江口市自2013年以来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二是发展特色农业。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领,以现有产业为主、以种植业为主,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品牌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建设“百里生态农业走廊”。全市现有农业龙头企业40家、专业合作社868家,柑桔30万亩,核桃9万亩,茶叶4万亩,拥有丹江口翘嘴鲌、武当蜜桔、武当道茶等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三是发展生态旅游。丹江口市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5A级风景区、道教圣地—武当山,有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丹江口水库,全市A级景区13个。围绕“一山一水”,重点抓特色景区建设、服务功能提升,推进全域旅游。今年预计接待游客17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5亿元。
四、打造绿色生态城乡
一是建设生态滨江城市。坚持“把城区当景区打造、按客厅管理”。先后建设了南水北调主题公园、樱花林、南水北调砂石遗址体育公园、沙沟河生态公园、水之廉文化广场等20余处生态修复工程,建成5公里的“一江两岸”景观带、10平方公里的沧浪洲生态湿地。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森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
二是打造环库生态城镇群。以环库生态景观公路为纽带,依托移民迁复建和易地扶贫搬迁,打造环库生态滨江城镇群。六里坪镇、浪河镇入选全国重点镇,习家店镇被评为全国文明乡镇,龙山镇被评为“全国第二批宜居小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官山镇铁炉村、三官殿办事处阳西沟村、六里坪镇蒿口村获得湖北省第五批“宜居村庄”称号,浪河镇黄龙村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三是构建库区生态路网。突出交通建设的先导地位,把生态作为交通建设的第一指挥棒,环库区主要交通干道可视范围内严禁新建房屋、乱开支路,所有工程建设与生态修复同步实施。投资26.6亿元的环库生态旅游公路,被网友誉为中国最美山水公路。启动建设全域绿道系统,建设蔡湾、汉丹港、何家沟、丁家院、龙山大桥五个示范区,新建标准绿道28公里、大型生态景区停车场2个。
今年11月14日~16日,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在湖北调研。11月15日,王岐山乘船考察丹江口水库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时,试喝了刚从水库打上来的清水,并称赞“这个水很甜呀”。
这里不仅有一库直饮水,还有中国道教圣地——武当山,中国最美山水公路之一的丹江口环库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丹江口翘嘴鲌、武当道茶、武当蜜橘。2019年,丹江口的好山、好水、好茶、好鱼,等着您来,欢迎大家到宜居宜业宜旅的现代化生态滨江城市丹江口作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