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频道 >> 经济学与经济管理教研部 >> 正文

经济学与经济管理教研部 吕伟|《是这个理》:“建”证美好

来源:湖北社科联        发布日期: 2022-06-21

《是这个理》栏目是由湖北省社科联、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省委网信办联合主办,湖北电视综合频道联手长江云推出的系列理论故事,旨在以社科专家的视角,探求每个普通人心中的“理”。

本期节目,让我们跟随我校经济学与经济管理教研部年轻老师吕伟的脚步,同新时代的中建三局人一起走进项目一线,去探寻蕴藏在美好生活背后的硬核力量,共同——“建”证美好。

四环主线“画圆”,148公里的大交通拉开了城市生长新的骨架;华中第一高楼——武汉绿地中心进入交付倒计时,近500米的云端再次拔高了江城天际线;特种居住空间——“零海拔屋”落户雪域高原,超4000米的海拔,刷新着人类人居环境的边界。这些看得见的建筑,不断提升着城市发展的能级,拓展着美好生活的幸福空间。它们的背后,是看不见的专注。

初出茅庐担重任 攻坚克难创新绩

在武汉长江中心项目施工现场,巨大的蓝色“钢罩”内就是新一代的“空中造楼机”,380多米的超高层,操作架无需人工架设,工程施工所需的各类设备都可以通过它集结在一起,再通过一键智能顶升,整个过程最快2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利用“空中造楼机”,4.4米的机构层,200名工人穿插作业,大约5天就可以施工完毕。而这个让摩天大楼建造犹如“搭积木”的庞然大物,最初的研发团队只有4个人。

王开强是中建三局引进的第一个博士。2009年30岁的他作为顶模研发团队的负责人,带着4人小分队开始主攻“空中造楼机”的研制。面对如此重要且复杂的设备机械设计,对于没有接触过这一领域的他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深耕一线,王开强带领团队24小时蹲守在项目现场,有时还要直面未知的风险:2014年,在武汉中心项目,监测数据显示,几千吨的造楼机有倾斜的倾向,可能会垮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突然遭遇这样的意外情况,王开强心中别无他想:“无论发生什么,怕也好,不怕也好,我一定要跟它在一起,为它拼尽全部”。幸运的是,事后发现,只是监测数据显示故障,虚惊一场。理论结合实际,经过多年的努力,王开强和团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攻坚克难,他们倾尽所有乃至生命的代价,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无所畏惧的坚守,2015年,“空中造楼机”开始应用于中国尊;2017年,528米的中国尊主体结构封顶。500米以上高楼建造的世界性难题被中国人破解,“大国重器”惊艳全球,中国的建造技术不断刷新着海外业主的想象,也为中建三局打开中东市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精准施策聚人才 筑巢搭桥育人才

人才培养和发展本质上是要给人机会,在中建三局,大大小小的项目给人才成长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以项目聚人才、以人才带项目,最终推动人才与项目的深度融合,实现双方的高质量发展。目前,为了更加契合现实需求,国家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的建筑,大多为单个项目定制的“空中造楼机”也在不断升级。在武汉中心城区最大的示范项目上,四台可循环使用的住宅造楼机同时进驻。作为“空中造楼机”的衍生品——住宅造楼机,适用于普通的高层住宅,创新集成了自动开合防护棚,能喷雾降温,为露天作业的工人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施工环境。它的幕后工作凝聚了大量青年力量,整个设计的版本超过了100多个,不仅经过了大量的修改和迭代工作,还对其中使用的11万个螺栓等零件进行了逐一的排查。

如今,中建三局每年招聘应届毕业生3000人左右,全局青年员工占比约75%。人才聚集不仅带来了单个项目的技术创新,更让建筑全生命周期蝶变升级的潜力得以挖掘。现阶段,在中建三局内部,超高层、深基坑、大跨度结构、绿色建造等领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十大核心技术优势。而王开强所在的四人小组,也已经壮大成了近300人的专职研发机构,他本人也从单个项目研发的核心主力,成长为了整个研发团队的执行负责人。

为了持续激发人才队伍的活力,中建三局确立了“凭德才、重经历、看业绩、听公论、识状态”的用人导向,坚持“双经历、复合型”的用人机制,大力推进领军帅才、转型闯将、行业精英、专业能人“四类人才”的滚动培养。同时,针对进入公司工作9年以内的优秀青年实施“星青年”计划,专门开展系统性、持续性的阶梯式人才培养。对于考核积分达90分以上的“星计划”学员,公司优先列入后备人才库。随着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青年人才也应答着越来越多的时代新命题。

坚持创新促发展 探索实践解难题

这个正在武汉车间里加工的立方体模块被称作“零海拔屋”。工厂预制、标准构件、快速拼装,作为增压补氧的特种居住空间,它最终将落户西藏。为了它的诞生,王开强和刘志茂所在的团队从2018年就开始“拓荒”。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也是我国国防边境线里程最长的地区之一,但低温、低压、低氧等恶劣自然环境,长期制约着高海拔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建设青藏高原,挑战生命极限,高寒缺氧是第一道生死关。

作为团队里唯一一位结构专业的成员,叶智武当时才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由于欠缺经验,设计稿被打回了无数次,在领导的信任和鼓舞下,他边设计边实践探索,在摸索中前进。虽然造出了原理样机,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将室内环境化高原为平原,但漏气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只有通过全员通关,跨专业融合的方式,借助外力来破局。之前一直从事桥梁研发的刘卫军为了这个项目,硬是把自己“打磨”成了一名设备专家,最后通过多次的理论计算和补漏、升压测试,漏气的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经过不断的修修补补,“啤酒桶”成功在武汉下线,2020年年底,这支涵盖了结构、暖通、机械、电气等专业的研发团队奔赴西藏的“北大门”——那曲,对样机展开原理验证。在最艰难的时候,面对强烈的高原反应,团队成员每天靠着公司配备的一个水杯、一条棉裤,当地的一杯奶茶、一碗小米粥和一屉小笼包续命,大家戏称它为“五个一”。2020年12月,在海拔4483米的雪域高原,经过20多天近400小时的连续奋战,原理样机的验证任务圆满完成。团队成员还首次体验了在高原奔跑的快感。2021年,团队又历时半年完成了样机到装配式建筑群的升级和落地,并成功服务于高原铁路项目建设的后勤保障团队。

凝心聚力向未来 奋力书写新篇章

如今,为了进一步拓展极限条件下的人居空间,这支硕士研究生占比近九成,平均年龄32岁的研发团队仍在向未知挑战。像这样的团队,在中建三局内部有二十多个,在中建集团有数百个,在全国还有无数个。他们在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担重任、挑大梁,为增强中国的发展动能和国际竞争力贡献着青年力量。

2021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坚定人才培养自信,造就一流科技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用好用活人才,大胆使用青年人才,激发创新活力,放开视野选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当前,以中建三局为代表的超40万家国有企业正努力锻造一支规模宏大、面向未来的实干青年人才大军,在强国强企的新赛道上,这些懂专业、有理想、有情怀的青年人将越走越远、越走越快、越走越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