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集锦 >> 党校声音 >> 正文

李波平 | 推动长江经济带协同融通发展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经济学与经济管理教研部 李波平        发布日期: 2023-12-04

编者按

2023年11月30日,《湖北日报》13版论丛刊发及学习强国转发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经济学与经济管理教研部教授李波平署名文章《推动长江经济带协同融通发展》,现予以转载。

推动

阅读提要

协同发展能促进资源共享、形成有效互补,进而提高效率,同时,能分担风险,有效降低合作者之间的个体风险。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全局谋划、整体联动、一体推进,全力以赴推动长江经济带协同融通发展。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主题从“推动”到“深入推动”“全面推动”,再到“进一步推动”,体现了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一以贯之的责任担当。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指出,要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能促进资源共享、形成有效互补,进而提高效率,同时,能分担风险,有效降低合作者之间的个体风险。区域协同发展通过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发展的协同机制,实现区域之间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避免区域竞争、重复建设、产业同质化现象,是实现区域合作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推动长江经济带协同融通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一以贯之的重要要求。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增强系统思维,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使沿江各省市协同作用更明显,促进长江经济带实现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2018年4月,在武汉主持召开的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把自身发展放到协同发展的大局之中,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2020年11月,在南京主持召开的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协同联动,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推动上中下游地区的互动协作,增强各项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2023年10月,在南昌主持召开的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等要求。

坚持省际共商 形成高效联动“一盘棋”

省际共商就是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要建立和完善相互合作、统筹协调、规划引领、市场运作的省际协商合作机制。近几年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统领作用,制定出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及十多个专项规划,出台了十几个各领域政策文件。沿江省市和国家相关部门要在思想认识上形成一条心,在实际行动中形成一盘棋,共同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

完善省际协商合作机制以及联席会议制度。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实施联席会议,负责重大合作事项决策。长江经济带上游、中游、下游之间要进行区域合作,明确区域合作领域及合作模式,制定区域合作的发展战略、政策与规程。

优化管理体制。要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各地各部门要找准定位、夯实合力、形成领导层、落实层、执行层、督导层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促进各项工作紧锣密鼓、落实落地。

打造合作平台和联盟。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支持和鼓励成立跨区域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数字创新平台等,支持跨行业组建市场产业联盟、技术联盟和人才联盟等。

坚持生态共治 涵养绿色安澜“一江水”

生态共治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内容,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近几年,沿江省市和有关部门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治理,解决了一批历史上多年未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长江化工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船舶污染等得到有效遏制,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有所提升,安澜长江建设成效明显。我们要坚持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整体治理,协同推动长江流域内的生态保护。

加大管护力度。坚持以国土空间规划所划定的生态红线为管理依据,加强沿江各地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刚性约束,严格执行准入清单,筑牢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

强化生态治理。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要继续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协同治理。持续强化重点领域污染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扎实推进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更加注重前端控污和源头管控。

促进绿色转型。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要抓手,加快推动长江经济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品,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支持生态优势地区做好生态利用文章,把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努力使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

坚持全域共建 绘好整体推进“一张图”

全域共建是指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经济发展、城市人文、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整体,需要全面把握、统筹谋划。要增强系统思维,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使沿江各省市协同作用更明显,促进长江经济带实现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

在实施产业布局上,接续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行动,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持续优化沿江石化、钢铁等重点产业空间布局,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加强产业链协同合作,推动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巩固提升长江经济带在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化工、轻纺等领域的全产业链竞争力,推动形成开放式的横向互补的分工网络和产业链。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水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一域之稳为全局之安作出贡献。

在推进科技创新上,要坚持创新驱动,系统推进新领域、新赛道的关键技术攻关,形成新质生产力,把长江经济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沿江省市建设好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在科技前沿领域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聚焦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等领域实施一批产业基础再造项目,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长江经济带在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上具有独特优势,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沿阵地。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积极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领域、新渠道,支持沿江各省市自贸区等开放平台建设,统筹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扎实推进长江经济带上的共建“一带一路”,深化扩大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

在促进文化繁荣上,要共同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推进长江沿线非遗保护传承,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

坚持发展共享 织密民生保障“一张网”

发展共享就是长江经济带共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要素统一的大市场,加强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共同富裕。近年来,通过各方努力,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显著提升,多式联运效率大大提高,运输服务质量持续提升。上中下游发展差距逐步减小,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推进,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初步形成。我们要在促进协同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上持续用力。

完善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水铁”等交通运输工具、交通基础设施运营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构建一体化市场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基础制度,完善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信息共享和流程互联互通。

推进一体化的政务服务。推动更多事项跨域通办,全周期压缩办理时间,全链条压紧办事环节,全流程减少办事流程,全方位提高办事效率。同时,积极开展省级医疗中心试点建设,落实公积金异地贷款,推动旅游观光同城办理,促进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公共服务均等化。

学习强国报道链接

湖北日报报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