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2024年秋季学期第二期党的建设班 汪长春        发布日期: 2024-12-30
巍巍大别山,英雄鄂豫皖。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用鲜血和生命锻造了永不磨灭的大别山精神。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再次强调,要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充分体现了大别山精神作为我党精神谱系组成部分的重要性。经过这次来省委党校红安分校为期一周的学习,我对大别山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一是要强党性讲忠诚,做到“坚守信念、紧跟党走”。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军民坚定不移跟党走,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浴血奋战、前仆后继,28年以来红旗不倒、斗争不断,彰显了他们对党的绝对忠诚,以及对党的革命事业终将获得胜利的坚定信心。他们的英勇事迹,让我一次又一次热泪盈眶。历史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候,在任何情况下,坚持党的领导都是我们的第一要务,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最大优势。我们要学习红安,开展形式丰富、内容充实的红色教育,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湖北历来英雄儿女辈出,像我们的红安、大悟,涌现了不计其数的革命烈士,可以说“家家有红军,户户有忠烈”,还有许多凝结了大别山精神的革命遗址。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红色资源,保护好我们的革命文化根基,把大别山精神融入党性教育,不断锤炼广大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二是要甘奉献敢拼搏,做到“顾全大局、团结奋斗”。在革命的紧要关头,为了革命的需要,还有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利益,大别山的军民总是从全局出发,怀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不怕牺牲、勇于奋战,为革命的胜利创造条件。我们应当时刻问一问自己,有没有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平常就要对自己提高要求,要比别人多学一分,多干一分,到了组织需要我们的时候要能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始终以大局为先,以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上。当前国家正面临多个领域转型的关键时期,湖北更是承担着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历史重任,这就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奋发有为,舍小我、顾大局、勇担当,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而艰苦奋斗。没有艰苦卓绝开创新天地的革命先辈,就没有今天的我们,为了人民群众现在和将来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敢接“烫手山芋”,勇于挑重担子、啃硬骨头,建成一支新时代继承大别山精神的,不惧牺牲、甘于奉献的党员干部队伍。
三是善进取打胜仗,做到“勇当前锋、不胜不休”。大别山诞生了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这是一支骁勇善战、敢于亮剑的队伍,以善打硬仗、恶仗、大仗而著称。我们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不仅仅是敢干、愿干,还要能干、干得好。我们已经迈入新时代新征程,面对的是和革命前辈们全然不同的时代难题,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内部外部的环境不断在变化,但组织和人民对我们的考验没有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没有变,坚持走群众路线的道路没有变。勇当前锋是担当,不胜不休是坚韧。我们既要发扬勇当前锋、敢闯敢拼的精神,还要发扬不胜不休的昂扬斗志和坚韧革命意志。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保持“一竿子插到底”的劲头,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水平,让党员干部们真正融入群众、服务群众。要始终保持勇往直前的胆略和魄力,以及开拓创新的意志和锐气,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永不忘记我们的革命理想、革命宗旨,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奋力打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我们继承和发扬大别山精神,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我们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打造一支敢为善为的党员干部队伍上更进一步发力,要深入开展大别山精神党性教育,让党员干部先学一层、学深一层,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把我们从革命前辈那里继承来的红色血脉,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