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员管理 >> 正文

追寻红色足迹  淬炼党性之魂
——全省党校系统师资培训班现场教学纪实

来源:学员工作处(公务员培训处)        作者: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师资班 徐晨静        发布日期: 2025-04-21

巍巍大别山,赓续红色血脉;铮铮誓言声,激荡奋进力量。4月14日至16日,2025年春季学期第一期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师资班在红安开展现场教学。55名来自省市县三级党校及新疆博州等对口支援单位的骨干教师,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重温红色历史,通过专题教学、现场讲授、社会实践等形式,从大别山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践行初心使命、锤炼过硬本领。


专题教学:解码精神密码 汲取奋进力量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开班首日,红安县委党校教师陈业渊以“音乐党课”破冰,带领学员们学唱《黄安谣》《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革命歌曲,用旋律激活红色记忆。

“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靠的是‘坚守信念、紧跟党走,顾全大局、团结奋斗,勇当先锋、不胜不休’的精神密码!”14日下午,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何光耀的一堂专题教学——《大别山精神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将学员们带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波澜壮阔的岁月,课堂上详细讲解了大别山革命斗争历史的基本定位,系统阐述了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这堂专题教学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为我们讲好红色故事提供了方法论。”十堰市委党校教师杨红说道。

图片1


现场教学:追寻红色印记 传承初心使命


15日上午,学员们走进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烈士纪念碑前,全体学员肃立默哀、敬献花支、重温入党誓词。在革命历史纪念馆内,一件件尘封的物品,一幅幅感人的图片,一段段泣血的文字……无声诉说着“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的红安精神。

四月的七里坪镇,春雨涤尘。学员们踏访长胜街革命旧址群,青砖灰瓦间,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的木桌上,一盏煤油灯、半截旧砚台,让学员们驻足沉思良久。随后,红安分校老师张琴香以《三支红军接力斗争七里坪》为题,讲述了红四方面军成立、红二十五军重建、红二十八军改编的概况,总结了三支红军接力斗争七里坪的共同秘诀。

抗日干部训练班旧址内,现场讲解员结合抗大办学历史,引导学员学习抗大精神,弘扬优良学风。“当年这里培养的是政治坚定、作风扎实、业务精通的干部,今天我们要以同样的标准锤炼执教能力。”随县县委党校胡超老师说道。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实践教学:厚植为民情怀 锻造过硬本领


“当年红军在观音阁村‘打土豪分田地’,今天我们在这里‘听民声解民忧’。”15日傍晚,七里坪镇观音阁村,光远亭前的广场上一片欢声笑语。“村里留守老人多,如何解决养老难题?”“红色旅游资源如何与生态农业融合?”……学员们与村“两委”班子围坐夜话,畅谈观音阁村推动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和思路对策。

在“三同学社”里,学员们观看纪录片《为什么红安这样红》《1个拥军袋和10封将军家书》,“红安的‘红’是由这片土地上无数英烈用信仰、生命铸就的。”荆门市委党校老师赵威感慨道。随后,学员们分组走访农户,开展民情调研,全方位了解这个红色村庄的振兴之路。

最动人的一课,藏在李先念故居纪念园的青砖黛瓦间。故居讲解员以“我眼中的幺爷爷”为题,讲述李先念“勤廉为民”的家风故事。“他担任国家领导后,仍要求亲属‘不许打他的旗号谋私利’,这种风范正是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党校教师陈慧颖在笔记中写道。

“这次现场教学既是一次锤炼党性的补钙之旅,又是一次业务赋能的学习之旅。”浠水县委党校副校长徐鹏说道。为期三天的现场教学,行程紧凑、内容丰富、收获满满。全体学员一致表示,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争做业务精、能力强、作风硬的党校教师,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作出应有贡献。

图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