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频道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雨|《是这个理》:此心安处是吾“家”

来源:湖北社科联        发布日期: 2022-03-22

《是这个理》栏目是由湖北省社科联、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省委网信办联合主办,湖北电视综合频道联手长江云推出的系列理论故事,旨在以社科专家的视角,探求每个普通人心中的“理”。

本期节目,我校青年老师江雨为我们讲授《此心安处是吾“家”》

宜昌是一座有着413万常住人口的城市,有超过23万的流动人口在这里努力生活。在城市风景中,一点都不起眼的他们,却是维系城市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颗颗“螺丝钉”。这些人大多来自乡村,漂泊异乡打拼,渴望归属感,对这其中的4万2千多名秭归籍务工人员来说,因为一个人,因为一个组织,这座城市变得亲近了起来。

百姓故事,专家视角。由湖北省社科联、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省委网信办联合主办,湖北电视综合频道联手长江云推出的系列理论故事节目《是这个理》第43期:此心安处是吾“家”。这群人说的“家”在哪里?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教师江雨的脚步,一起去寻找答案。

异地务工难维权  求助老乡来支招

乔清荣是一名空调维修工,因家境贫困,17岁时便辍学从秭归老家到宜昌打工,从学徒做起维修空调,日晒雨淋。一晃23年过去了,修过的空调多到他自己都数不清。凭借扎实的手艺和勤劳和善的做事态度,乔清荣在客户那里攒下了好口碑。可随着接单量的增多,他遇到了一个难题:空调修好后,有些客户会因修得时间短或瞧他是外地人,认为维修费用过高,甚至不愿付钱。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乔清荣只能忍气吞声,给客户说好话才能要到部分维修费。欠账越来越多,乔清荣顶不住了,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他主动联系了刚认识不久的老乡王华君。没想到一开口,这个陌生的老乡就主动和乔清荣一起去维权要账,不仅亲自去项目部沟通,还专门联系了秭归籍律师,请他给负责的包工头进行政策和法律的讲解。在三人的齐心协力下,乔清荣当天就收到了拖欠的三千多元工钱。

要回了钱,乔清荣也真正认识了王华君,开始走进王华君和他的志愿者团队。王华君经常会请一些劳动部门的工作人员为团队进行培训,并且将每周五设为免费的法律接待日,乔清荣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咨询和学习,要回工钱顺利多了。当初素昧平生,王华君为什么这么积极帮助乔清荣?这还要从一个在宜昌被秭归老乡们当成“家”的地方说起。

拼搏奋斗不怕难 助人为乐“活雷锋”

作为秭归县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的主任,王华君每天都会来中心接待前来咨询的秭归籍务工人员,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小到夫妻闹矛盾,大到孩子上学读书转户籍,大多数他都遇到过。王华君曾经也是一位进城务工者,1996年,17岁的他揣着仅有的10块钱,独自从秭归县水田坝乡赦仓坪村到宜昌城里打工。初到城市,举目无亲,没有熟人更没有朋友,在工地做建筑工。抬水泥、扛沙袋,做的都是苦活累活。那时的王华君凭着一股年轻人的韧劲儿,努力让自己生存了下来。后来他应聘到了一家公交公司做中巴车售票员,在这里,王华君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位指路人——中巴车老板崔邦慧。崔邦慧告诉王华君,要有一技之长才能在这座城市中扎根立足,于是建议他去考驾照,但考试的学费对于当时的王华君来说却是一个天文数字。后来,在老板的资助下,他顺利通过考试并拿到了驾照,在公交公司当起了司机,之后又还清了学费。

因为有了一技之长,1998年王华君开起了出租车,在宜昌的生活开始慢慢有了改善,每天穿梭在城市的繁华中,遇见各种各样的人,可他总觉得自己心里没着没落的。直到有一次,王华君的车上来了一位特殊的乘客。61岁的杨丽华因患小儿麻痹症腿脚萎缩,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那天两人想乘出租车外出办事,但一直拦不到车。王华君见此情况,不仅免费将母女俩安全送至目的地,还用纸条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承诺以后有任何需要可以找他帮忙,机缘巧合之下,杨丽华就这样认识了王华君。半年后杨丽华要出门,她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拨通了王华君的电话,没想到王华君真的来了。

从那以后,王华君多了一个姐姐,22年来“姐弟俩”互相照应、互相关心。姐姐杨丽华要用车,弟弟王华君或者后来成立的志愿者团队就会来义务接送;弟弟有了困惑和烦恼,姐姐便耐心倾听和帮助。在王华君的心里,身残志坚的姐姐还是他的领路人,在姐姐的激励下,王华君于200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党员。入了党,王华君干劲更足了,后来,他的热心快肠和朴实勤奋打动了宜昌姑娘邓伶俐,两人结了婚,王华君在宜昌真正安了家,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小家也越来越好,可王华君觉得还是缺了点什么……

扎根一线解民忧  凝聚党员组建“家”

早在2008年,秭归县就响应中央要求,开始在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组建驻外流动党支部,王华君发现,水田坝乡在宜昌还没有流动党支部,于是王华君便提出在宜昌成立流动党支部,将无“家”可归的流动党员的党组织关系从老家转至宜昌。这个想法马上得到了包括王功新在内的几名党员的一致认同,在宜昌、秭归两地党组织的支持和秭归在宜党员的响应下,2013年5月18日,秭归第一个在宜流动党支部——水田坝乡流动党支部成立了。经过选举,王华君任党支部书记。

支部是建起来了,怎么让更多的在宜昌的水田坝乡流动党员找到组织呢?支部党员们开始按照乡镇提供的党员名单挨个打电话,让支部的流动党员们陆陆续续的回了“家”,就这样,王华君和大伙儿坚持了8年。2021年,秭归县12个乡镇全部在宜昌成立了流动党员党支部,859名流动党员找到了“家”,也让他们心里更踏实。党员是聚拢了,可是如何管理好党员,发挥流动党支部的作用进行群众工作呢?王华君组织成立了秭归在宜务工人员服务中心、志愿服务队、法律援助服务中心、退役军人工作站等20多个群团组织,都聚拢在流动党支部,秭归在宜务工人员终于在宜昌有了自己的“家”。

王伟是这个流动党支部发展出来的最早的志愿者之一,作为连锁包子铺的老板,他原本心里想的都是怎么挣钱,最初参加流动党支部的活动还是王华君动之以情的结果。在一次跟着流动党支部做志愿活动时,王伟回到了家乡秭归,在这里,他看到了支部党员们众筹经费给福利院的孤寡老党员送医送食,慢慢地,王伟被这个“有事大家牵牵手,有难大家伸伸手”的流动党支部打动了,他也开始发挥专长,给组织活动的志愿者免费提供包子。流动党支部从成立起,就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党员带头,群众跟上,这些都被王伟深深看进心里。2013年,他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后来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因为王伟的热心善举和诚信经营,2019年,他的包子铺被秭归在宜务工人员服务中心挂牌成为“流动党员商户”。

春风细雨润无声 志愿服务暖人心

谭复红是服务中心最积极的志愿者之一,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到社区分享他的人生经历。上世纪90年代,他在兴山县开了一家家具厂,苦心经营四五年后,积累了身家上百万,可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他的朋友圈也开始越来越杂,无暇顾及家里,和妻子的矛盾也越来越大,渐渐地他自己也变得浮躁和迷茫。2011年,一次老乡聚会,谭复红认识了王华君,第一次见面两人聊得并不多,但只要王华君联系他,他都非常积极地参加志愿活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多次参加活动后,谭复红感受到了久违的快乐和充实,原来脚踏实地的帮助别人,那种满足远不是牌桌上能得到的,也让他在平时生活中形成了助人为乐的习惯。

收获快乐的谭复红更希望家人也能感受到他的快乐,于是开始拉着家人去服务中心参加民主生活会,一同参与到志愿活动当中。重新获得家人朋友的信任和尊重,谭复红更加珍惜这一切,也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而这意外地也给他的生意带来了新的机遇,有商家甚至主动提出要与他合作。得到了帮助,收获了真情,2021年3月,谭复红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并得到了去秭归党校培训学习的机会。

美好“家”园共建设  砥砺奋发向未来

流动党支部聚拢了在宜秭归人的心,也成为连接家乡和流动党员的一座桥,通过这座桥,流动党员们在家乡能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35岁的董华是秭归永吉村的村支书,四年前也在宜昌务工,一年收入有20多万,回到家乡后一个月收入只有3000多元。如此大的收入差距,他为何要义无反顾地回到老家做村支书呢?原来当年水田坝乡永吉村老支书退休后没有合适人选接任,王华君对比了村里在宜昌的9名流动党员后,推荐了当时31岁既是退伍军人又是党员,并且做事踏实的董华。2018年6月,董华回到了老家永吉村,永吉村是当时基础条件偏弱的村子,也是个三千多人的大村,董华刚一回去就忙得不可开交,每天要打上百个电话,各种问题应接不暇,晚上加班到十一二点也是常事。繁杂琐碎的基层工作,一度让董华想要放弃,快要坚持不下去时,王华君和伙伴们就会想办法帮助他。

四年过去了,如今村里通了自来水、修了水泥路、还引进了两个5000万以上的柑橘打蜡厂。董华用自己的付出,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这些年,从秭归在宜流动党支部陆续走出了8名年轻党员,他们和董华一样回到家乡,为乡亲们的幸福生活出一份力、尽一份心。他们的付出凝聚了更多的流动党员和农民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工作生活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让党员无论在哪里都能找到组织找到家。”秭归在宜流动党支部就是859名秭归流动党员的“家”。他们的党建经验得到了宜昌市委组织部的认可和推广,也被宜昌其他县区所关注、学习、取经。2021年3月,兴山县也在宜昌成立了流动党支部,越来越多的党员找到了“家”,他们如同星火一样,散落在宜昌的街头巷尾。散是满天星辉,温暖周围;聚是一方灯塔,指引方向。他们用一颗红心守护着烟火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