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李津燕、张继久        发布日期: 2024-01-10
编者按
2024年1月9日,《湖北日报》A07理论版刊发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李津燕、张继久署名文章《为加快先行区建设提供坚强政府信用保障》,现予以转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要求,提升行政效能和公信力。近年来,湖北省政府不断加大公信力建设力度,积极搭建完善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政府信用力量。推动先行区建设成势见效,需要以全局的角度、系统的观念对政府公信力提升进行整体再规划和全面再部署,为促进湖北高水平市场体制建设提供信用保障。
加快政务诚信与政府公信力的理论研究
加快对党员领导干部政务诚信“行政伦理信任-行政决策信心—依法行政信赖”的理论构架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测度评价体系,夯实提升“公职人员行政伦理信任培养、政府决策与执行信心实力提升、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信赖”整体推进路径,建立政务公信力“征集—管理—法规—监督”长效机制,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税分权制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干部考核制度—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等重点领域政府信用管理制度。
夯实对政府公信力的决策信心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省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型期。我省政务诚信总体是好的,但在政府政策决策稳定性、统一性和连续性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就需要结合统计数据收集,运用系统优化模型夯实决定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基础。在政务诚信“信任—信心—信赖”理论构架基础上,强化政府公共责任,树立公平正义现代行政理念;建立决策公示、听证会等决策制度并提高决策可执行力,增强大众对决策的信心;加强政府的透明度和回应性,形成互信行政氛围。
鼓励各地区各有关部门
探索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有效办法
一是建立政府信用征集—信用运用—信用管理—信用监督制度,尽早出台“政府信用评价管理条例”,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开展政务诚信综合考评活动。二是设置“诚信政府部门”“诚信公务员”等评选活动,形成守信者受益、失信人受损氛围。三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制度保障,包括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政府治理模式转型;完善现行政府财税制度改革,稳定地方政府财力基础;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四是将诚信履约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等内容,通过发挥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切实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要求,紧紧围绕湖北工作大局,以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主要目标,让领导干部在党校(行政学院)接受政务诚信及政府公信力培训,打造湖北具有普遍公信力的各级政府。
编制公职人员行政道德手册
编写重点领域政务诚信案例集
政府公信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文化、制度、法律等各个层面协同推进,多举措促进公职人员与机关等各类信用主体形成共同认知,为全社会营造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氛围,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要把理论研究与测度指标设置相结合,与公务员诚信理念培养、行政决策能力提升以及依法行政制度信赖同步落实,使政务诚信难题由局部突破向整体突破转变,使理念转变与能力提升并行。通过通俗易懂的编制公职人员行政道德手册和重点领域政务诚信案例集,一是有利于转变行政伦理,树立公共利益精神;二是有利于提升政务决策能力与执行力;三是有利于依法行政落实落地,既能够有效解决商事制度改革后经营主体激增与行政执法资源紧张的矛盾,让市场监管部门有精力把该管的事情管好,真正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精神落到实处,为加快先行区建设提供坚强的政府信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