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集锦 >> 党校声音 >> 正文

姜涛 | “量质齐飞”推动能级跃升

发布日期: 2025-03-06

编者按

近日,经济学与经济管理教研部教授姜涛接受《湖北日报》采访,阐释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精神。相关内容以《“量质齐飞”推动能级跃升》为题,刊载于2月21日湖北日报论丛版上,现予以转载。

1

湖北“新春第一会”系统阐释并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支点、怎样建设支点”这一重大问题,作出了重点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的重大部署,居于首位的是“大力实施能级跨越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战略支撑力”。持续巩固和增强湖北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更好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支撑作用,需要我们以能级跨越夯实战略支撑力,不断增强战略发展实力和战略服务功能,以湖北加快发展推动中部地区整体加速崛起。


推动发展势能和动能向更高形态跨越


“能级”是量子力学中的核心概念。粒子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只能取某些特定值即“能级”。粒子通过不断吸收能量达到一定程度,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的过程就可能发生,这个过程就叫“能级跃升”。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类似规律,即经济发展壮大到一定量级,不仅能提升自身的发展实力,还能提升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实现发展能级、速度、质效和后劲的整体提升,进而推动发展势能和动能向更高形态跨越。

能级跨越就是要实现经济规模的大跨越、大跃升。在发展上快于、好于、优于、强于其他地区,推动经济规模越大,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越会加速涌动和集聚,经济势能则愈发凸显,发展动能则愈发澎湃。放眼全球,历史上部分发达国家借助于科技、人才等优势实现经济腾飞,各类资源主动聚拢,进而形成新的竞争力优势,长期领跑全球经济。再观国内,改革开放以来,部分沿海省市抢抓机遇,在发展上显著快于其他地区,各类资源“孔雀东南飞”,进一步推动发展能级向更高形态跨越。

能级跨越就是要实现需求侧的扩容提能、激发潜能。实现能级跨越,必须发挥和增强市场优势、需求优势。在消费需求上,既要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又要改善消费基础设施,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新型消费;在投资需求上,要加强政府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并通过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融资支持等方式鼓励社会投资;在外贸需求上,要优化出口结构,深耕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参与区域合作,开拓多元化市场,还要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程度。

能级跨越就是要实现供给侧的扩量提质、量质并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对于能级跨越同等重要。在供给结构上,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在供给质量上,要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学研合作,发展数字经济、品牌经济、首发经济;在供给效率上,要以教育改革推动劳动力优化配置,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资本高效配置;在打通堵点上,要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税费负担,通过金融创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能级跨越对于支点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在全国区域发展布局中,重点区域、经济大省往往承担着“挑大梁”作用。切实实现能级跨越,湖北才能更好担负起加快建成支点的重要使命。

实现能级跨越,才能不负殷殷嘱托。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发展高度重视并寄予厚望,从提出“努力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到“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殷切期待”变成“现实任务”。面对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的支点建设,最基础的战略支撑就是实现能级跨越。湖北从首次突破1万亿元到超3万亿元,每跃升1万亿元用时4年;从突破4万亿元到超6万亿元,每跃升1万亿元仅用时2—3年。湖北经济跨越的步伐越来越大、用时越来越少,经济破新万亿的态势蹄疾步稳。不仅如此,武汉经济总量已超过2.1万亿元,主引擎动能澎湃;襄阳、宜昌突破6000亿元,稳居中部非省会城市前列;孝感、荆州、黄冈超过3000亿元,8个全国百强县位次前移。这份强大的经济实力,是湖北不负殷殷嘱托、担当支点的底气和信心所在。

实现能级跨越,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中国共产党人干事业、创政绩,为的是造福人民。湖北以能级跨越加快建成支点,为的也是造福人民。过去几年,我们战疫情、斗洪水、抗冰雪,经济发展修复向好、聚势突破,走出了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展望未来,人民群众期待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就要多办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切实把老百姓关心的教育、住房和医疗等民生事业发展好。这些民生实事的办到办实办好,都离不开经济发展带来的政府财力大提升、资源引力大提升、服务质量大提升,即加快实现能级跨越。

实现能级跨越,才能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样板。湖北经济发展的向好态势不断巩固,习近平总书记肯定湖北发展“领跑主赛道,在中部地区是打头的”,这充分坚定了我们加快建成支点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将湖北工作放在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新时代最大的政治中来研判并赋予定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这一使命何其光荣、责任何其重大。这个定位就内在要求我们继续再接再厉,接续攻坚克难,实现能级跨越,推动湖北在中部地区的辐射力、带动力更上层楼,不断夯实支点的战略支撑力。


找准实现能级跨越的主要着力点


加快实施能级跨越战略、整体提升支点战略支撑力的任务已经部署,关键在于找准着力点,努力实现“到2030年,力争全省经济总量达9万亿元左右”“到2035年,综合实力、科技实力进入全国前列”的发展目标。为此,要努力扩投资、促消费、畅市场,不断增强战略发展实力和战略服务功能。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强战略发展实力。能级跨越包括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量的有效提升,前者是能级跨越的重要基础,后者是能级跨越的重要动力。要坚持系统观念,综合加力实施各类扩内需政策,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推动“量质齐飞”、能级跃升。

一是系统重塑消费生态,综合施策提振消费、释放潜力。既要深度挖掘住房、汽车、家电以及养老托幼、教育医疗、县城乡村等消费潜力,积极回应城乡群众对大健康、新文旅、泛娱乐、智能化等领域新的需求关切,切实优化相关领域商品与服务供给的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又要有效激励企业开展产品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大力培育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有效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二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有序推进“两重”项目建设,用好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统筹用好各类资金,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要素保障,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推动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增强战略服务实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对于湖北增强战略服务实力至关重要。

一是加快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做强现代金融功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更好满足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各类企业发展融资需求,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推湖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快构建现代供应链物流体系,做强现代物流功能,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效联通,“以新需求倒逼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推动供给与需求良性互动。

三是加快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做强现代企业能级,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充分调动各类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